同級別電動車汽車價格為何差距明顯
同級別電動車價格差距明顯,原因眾多。
電池成本是關(guān)鍵,三元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和功率高,制造集成大功率電池成本高,且電池原材料價格上漲增加成本壓力。
電機和變頻器要求高,成本不菲。
品牌定位不同,豪車品牌為顯高端定價高,而普通品牌相對較低。
政府補貼情況也有影響,有的商家為多賺利潤定價靠近燃油車。
國內(nèi)產(chǎn)業(yè)規(guī)模大、供應(yīng)鏈完善、材料和人工成本低、競爭激烈,價格會低些;國外情況不同,價格偏高。
配置差異大,像電池、輪胎、剎車、電機等不同會致價格差別大。
品牌和廣告投入方面,大品牌投入多,成本分攤后價格高,雜牌則低。
渠道成本也有別,大品牌渠道投入和開發(fā)成本高,小品牌低,且各地物流和門店開銷不同,同款車型價格有差異。
總之,同級別電動車價格差距由多種因素共同造成。比如標致 2008 和電動版 e2008、豐田 C-HR 汽油版與 C-HREV 電動款,電動車型比汽油車型貴 3-5 萬元,就是因為電池成本高。
新能源汽車作為新興行業(yè),初期價格偏高,市場競爭不充分,好車價高。
成本方面,像電池組容量、技術(shù)、密度,電動機功率、技術(shù)等差異越大成本越高,如比亞迪唐新能源。
品牌影響力也重要,豪車品牌比普通品牌價高。
整車配置和調(diào)校也影響價格,高價位車高科技配置全,調(diào)校出色。
電池類型和質(zhì)量不同,如鋰電池價高,鉛酸電池價低,也造成成本和售價差距。
像雷克薩斯 UX300e 和廣汽豐田 C-HR EV 數(shù)據(jù)相似,但價格差 13 萬多,這和品牌、整車剛性、NVH、車內(nèi)靜謐性等有關(guān)。
總之,同級別電動車價格差異取決于眾多因素,不能一概而論。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wǎng))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10602000157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