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S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
ABS 系統(tǒng)的工作原理是這樣的。
在濕滑路面行駛或車速很高時緊急制動,車輪抱死會使縱向和橫向路面摩擦力大大下降,滑移率達 100%,車輛容易跑偏、甩尾甚至喪失轉向能力。而車輪在半滾半滑狀態(tài)時,制動效果最好,滑移率在 10%到 30%之間。ABS 就是按照這個原理工作的。
它通過安裝在每個車輪上的高靈敏度輪速傳感器和車身上的車速傳感器收集速度信號,然后由計算機進行控制。在緊急制動時,一旦發(fā)現(xiàn)車輪有抱死跡象,計算機就會指令壓力調(diào)節(jié)器釋放(降低)車輪制動缸的壓力,讓車輪重新轉動。這個過程是鎖止-釋放-鎖止-釋放的循環(huán)。
比如,當某個車輪要抱死時,計算機先關閉其常開輸入電磁閥,讓制動力不變,如果車輪還抱死,就打開常閉輸出電磁閥,降低該車輪的制動壓力,防止車輪完全抱死。同時,制動總泵前面腔內(nèi)的動態(tài)壓力制動液會推動反應套筒和助力活塞,讓制動踏板推桿移動,這時駕駛員能感覺到踏板顫動和聽到噪音。
汽車減速后,若車輪抱死狀態(tài)消失,主控制閥關閉,系統(tǒng)轉入普通制動狀態(tài)。在整個工作中,ABS 會讓制動狀態(tài)始終處于最佳點,滑移率保持在 20%左右,讓制動效果達到最好,行車最安全。
此外,ABS 對制動液要求高,要嚴格按說明書添加,同類型一般一年換一次,可選 DOT3 或 DOT4 醇基制動液。車輪傳感器和齒圈要保持清潔,車輛要遵循規(guī)定胎壓標準,保持同軸胎壓平衡,禁止用不同規(guī)格輪胎,還要檢查輪速傳感器和齒圈間隙。
司機要注意儀表盤上的 ABS 警示燈,若閃爍或發(fā)光,說明不在工作狀態(tài),應盡快修復。裝有 ABS 的機動車在緊急制動的巨大沖擊下,前輪可以轉動,后輪不會打滑。車主可以自行調(diào)整方向避開障礙物,盡可能保證剎車時車身的穩(wěn)定性,有效提高緊急剎車的安全性。沒有 ABS 的機動車在緊急制動時,前后輪容易抱死。但是一旦前后輪抱死,車輪就不再轉動,車身就會失去平衡。沒有 abs 的幫助,機動車的制動距離會變長,會失控,比如跑偏、翻車。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wǎng))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