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WD 是什么
AWD 是 All-Wheel Drive 的縮寫,指的是全時四驅系統(tǒng)。
全時四驅就是汽車在行駛的任何時間,四個輪子都能獨立推動。它能將動力傳輸?shù)剿兴膫€車輪上,從而提供更好的牽引力和穩(wěn)定性。
全時四驅系統(tǒng)在濕滑路面、惡劣天氣以及輕微越野路面表現(xiàn)出色。與傳統(tǒng)兩驅或四驅系統(tǒng)相比,性能和可靠性更高。
它與 4WD 的區(qū)別在于缺少低比率的傳動裝置,但這不影響其在相關路面的良好表現(xiàn)。
車輛的離地高度對越野能力起決定作用,而非全時四驅的能力。全時四驅系統(tǒng)是在分時四驅基礎上增加中央差速器,解決了前后傳動軸之間的轉速差問題,能適應各種路面情況。
恒時四驅是全時四驅的進化形式,采用智能型分動器,可根據(jù)需要輸出不同驅動力至前橋,實現(xiàn) 0-100%的動力輸出變化,提供更好駕駛體驗。
非常接合式四輪驅動是越野車的傳統(tǒng)結構,可手動選擇四輪或兩輪驅動。20 世紀 70 年代末出現(xiàn)的以在硬路面行駛為主的常接合式四輪驅動,在各種路況下尤其在潮濕和冬季路面驅動能力好,低檔加速性好,驅動力不受汽車軸荷分配改變影響,在泥濘和雪地上行駛穩(wěn)定,對側風敏感性小,輪胎磨損均勻,已成為發(fā)展方向。
轎車采用常接合式四輪驅動,雖結構復雜、質量增大、造價提高、油耗增加、最高車速降低,但能大大提高對各種路面的適應性,行駛安全性及通過性高,因此深受用戶歡迎。
以往常接合式四輪驅動汽車裝有軸間差速器及差速鎖,后來有的被粘性離合器或液壓多片摩擦離合器代替,還出現(xiàn)沒有軸間差速器而代之以相關離合器的新型常接合式四輪驅動汽車。粘性離合器輸入、輸出軸分別以花鍵與內、外圓盤相聯(lián),殼內充滿硅油,利用硅油粘性剪切力傳遞轉矩,轉矩隨輸入、輸出軸間轉速差變化而變化,旋轉速度改變時轉矩變化平穩(wěn)。
很多 SUV 和高性能車會使用全時四驅系統(tǒng),能提高車輪機械抓地力,提升汽車操控性和行駛穩(wěn)定性。
常見四驅系統(tǒng)有全時四驅、非全時四驅和適時四驅。適時四驅車大部分時間兩驅,特殊路況四驅,兩驅四驅切換由電腦控制。配備兼職四驅系統(tǒng)的汽車,駕駛者能控制四驅模式,硬派越野車常用。
全時四驅在硬地和雨天轉彎時,輪胎速度差會被中央差速器吸收,有更安全可靠的四輪抓地力點。在雪地等光滑地面,中央差速器會鎖止,到正常地面會解鎖。兼職四驅轉彎時,前后驅動軸轉速差只能通過輪胎打滑抵消,地面附著力好時輪胎難打滑,所以兼職四驅不能用于附著力好的地面。
(圖/文/攝:太平洋汽車 整理于互聯(lián)網(wǎng))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