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動機潤滑系統(tǒng)常見故障的診斷與排除
機油壓力低故障
機油壓力低是由于機油量少,機油泵工作不正常,發(fā)動機潤滑系統(tǒng)油路堵塞造成的。如果油壓過低,會加速曲軸和凸輪軸的磨損,甚至會因潤滑不良導致發(fā)動機抱軸,嚴重的會導致發(fā)動機報廢。所以汽車儀表組上有壓力指示系統(tǒng),可以顯示發(fā)動機潤滑系統(tǒng)的壓力。發(fā)動機潤滑系統(tǒng)不正常。首先判斷油壓是否過低。
機油壓力低的原因
(1)油量不足。
機油不足,油底殼油位低,機油泵吸油量少,會造成潤滑系統(tǒng)油壓下降甚至產生壓力。
(2)機油粘度降低。
油的粘度其實就是油流動時的內摩擦阻力。油流動時,其內摩擦阻力小,流動性好;反之,機油的內耗阻力大,流動性差。因此,粘度是衡量油品質量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如果機油粘度降低,機油壓力也會降低。如果機油太稀或因發(fā)動機溫度高而變稀,機油會從發(fā)動機的摩擦間隙漏出,導致機油壓力下降。
(3)油泵性能差
油泵作為潤滑系統(tǒng)的動力源時,油泵內齒輪磨損、間隙過大或卡死,都會直接導致油泵油量減少或油壓低。
(4)機油濾清器堵塞。
機油濾清器的功能是進一步過濾細小的機械雜質。長時間使用,過濾出來的機械雜質會聚集在濾芯上。隨著時間的延長,儲存在濾芯外表面區(qū)域的機械雜質質量增加,堵塞了潤滑油的流動通道,導致油壓下降。
(5)大量泄漏。
機油之所以能產生壓力,是因為機油在油路中的流動存在阻力。如潤滑系統(tǒng)漏油、限壓閥設定壓力過低或關閉不嚴、曲軸或凸輪軸軸頸因磨損配合間隙過大等都會增加潤滑系統(tǒng)的泄漏量,系統(tǒng)內的油壓會隨著泄漏量的增加而相應降低。
機油壓力低的判斷方法
機油壓力低是發(fā)動機潤滑系統(tǒng)最常見的故障之一。常見的判斷機油壓力低的方法有:觀察組合儀表的機油壓力警示燈,用機油壓力表測試機油壓力,觀察閥室內是否有機油。
(1)組合儀表的機油壓力警告燈發(fā)出警報。
汽車的組合儀表上有一個機油壓力警示燈或機油壓力表,如圖所示。當機油壓力報警器(表)報警(亮起)時,我們首先要確定是機油壓力報警燈(表)的電路有故障,還是機油壓力低。機油壓力低的故障只有在機油壓力警告燈電路故障排除后才能判斷。
機油壓力警示燈電路故障常見的方法是斷開機油壓力傳感器插頭,直接將發(fā)動機接地。如果機油壓力警示燈斷開時熄滅,接地時亮起,說明機油壓力警示燈系統(tǒng)正常。否則,機油壓力警示燈有故障。
(2)油壓表的測試
機油燈發(fā)出警報,警告機油壓力異常。確定油壓的具體情況,需要連接一個油壓表,查看油壓公式是否正常。機油壓力表的連接端口是機油壓力傳感器的安裝端口。
(3)閥室的觀察方法
機油壓力表測量氣缸體的主發(fā)動機機油壓力,并不代表氣缸蓋上的機油壓力。例如,由于機油堵塞等原因,氣缸蓋上的潤滑不足會導致氣門和凸輪軸磨損和鎖死等意想不到的故障。因此,有必要確定閥室是否涂油。
觀察閥室是否涂油。啟動發(fā)動機并運行至e。
T
油的粘度表示油流動時的內部摩擦阻力。其大小與發(fā)動機溫度有關。發(fā)動機溫度低時,機油粘度高;相反,當發(fā)動機溫度高時,機油粘度低。油粘度高時,流動性差,但密封性能好,泄漏量小。如果油的粘度超過規(guī)定值,潤滑系統(tǒng)中油的流動阻力將增加,壓力將增加。因此,當發(fā)動機溫度較低或機油本身粘度較高時,機油壓力會升高。
(2)潤滑部件配合間隙過小。
凸輪軸軸頸、連桿軸頸、曲軸軸頸和搖臂軸等潤滑部件的配合間隙。如果太小,潤滑油路的流動阻力會增加,導致油壓高。
(3)機油濾清器堵塞。
臟的濾芯會堵塞油路,導致油壓高。
(4)限壓閥調節(jié)不當
限壓閥調節(jié)彈簧力過大會導致潤滑系統(tǒng)油壓過高。
機油消耗過多的故障
發(fā)動機正常,油耗有限。如果機油超過規(guī)定值,說明機油消耗量過高。
機油消耗過多的主要原因如下:
(1)發(fā)動機機油的燃燒
或活塞氣門間隙過大,渦輪增壓器泄漏等。會導致發(fā)動機燒機油,會極大的消耗機油。
(2)發(fā)動機溫度過高
發(fā)動機的高溫導致機油溫度和壓力過高,機油粘度變低,使從燃燒室逸出的機油增多,油耗增加。
(3)油太多。
發(fā)動機油底殼機油過多導致曲軸運轉時機油過多濺到氣缸壁上,潤滑油被吸入氣缸燃燒,造成機油消耗。
(4)發(fā)動機運轉不正常。
車嚴重超載,長時間啟動也會造成油耗過大。
油變質故障
在發(fā)動機運轉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機油會氧化變質。機油變質破壞了油膜的特性,使?jié)櫥宰儾钌踔潦櫥饔?,導致尾氣燃燒機油冒藍煙,增加油耗,縮短發(fā)動機使用壽命,最終導致發(fā)動機提前大修。
發(fā)動機油變質的判斷
油品變質的準確判斷方法應由專用儀器確定,但明顯變質可通過檢查觀察確定。
(1)觀察油的顏色。
優(yōu)質機油呈半透明的黃褐色或淺藍色,機油中有水時呈棕色。發(fā)動機運行一段時間后,會呈乳白色,有泡沫。當機油呈黑色時,通常是油泥和鐵屑過多,或機油中的碳粒過多。取出量油尺,看亮的地方,看刻度線是否清晰。當透過油尺上的油看不清刻度線時,說明油太臟,需要更換。
(2)觀察油流
將裝滿油的量杯慢慢倒入另一個空杯中,觀察其流量。好的油流應該是細長、均勻、連續(xù)的,變質的油會處于油滴狀態(tài)。
(3)嗅覺方法
任何刺激嗅覺、氣味難聞的機油都是變質或劣質的。好的機油應該沒有特別的氣味,只有輕微的氣味。
發(fā)動機機油變質的原因
(1)水滲入機油。
由于氣缸穿孔漏水、氣缸墊損壞或其他原因,水進入氣缸體或曲軸箱。當含水量超過0.1%時,添加到機油中的抗氧化劑、清凈劑和分散劑就會失效,從而加速機油的氧化過程。當油中含有更多的水時,油的潤滑性能變差,粘度降低。含水油是霧狀的,
曲軸箱通風不好,機油散熱不好,部分燃燒氣體逸入曲軸箱,曲軸箱內氣壓會升高。如果壓力高于外界大氣壓力,會給活塞的運行帶來一定的阻力,導致油底殼與缸體連接處漏油。此外,泄漏到曲軸箱中的氣體含有二氧化硫,這將促進快速診斷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