潤滑油的檢測指標有哪些
1.機械雜質(zhì):機械雜質(zhì)是指存在于潤滑油中,不溶于乙醇、汽油、苯等溶劑的膠狀懸浮物。這些雜質(zhì)大部分是鐵屑和沙子等。以及一些添加劑帶來的不溶于溶劑的有機金屬鹽。
2.閃點:閃點是指油蒸發(fā)的指數(shù)。閃點也是石油產(chǎn)品著火風險的指標。油品的危險等級是根據(jù)閃點來劃分的。閃點45以上為可燃,閃點45以下為可燃。因此,在儲存和運輸過程中,禁止將油品加熱至其閃點溫度。粘度相同,閃點越高越好。因此,用戶應根據(jù)潤滑油的工作溫度和工作條件來選擇潤滑油。一般來說,如果閃點比使用溫度高20 ~ 30,就可以安全使用。
3.粘度:粘度反映的是油的內(nèi)摩擦,是油的流動性和油性的指標。不加任何添加劑,粘度越高,流動性越差,油膜強度越高。
4.水分:水分是指潤滑油中水分含量的百分比,通常是重量百分比。潤滑油中水的存在會破壞潤滑油形成的油膜,使?jié)櫥Ч儾?,加速有機酸對金屬的腐蝕,進而腐蝕設備,使油品容易產(chǎn)生沉淀物。因此,潤滑油中的水分越少越好。
5.堿值和中和值:堿值是表示潤滑油中堿性物質(zhì)含量的指標。堿值分為強堿值和弱堿值。我們通常所說的基數(shù)實際上是指總基數(shù)(TBN)。酸值是潤滑油中所含酸性物質(zhì)的指標。酸值分為強酸值和弱酸值。我們通常所說的酸價,其實是指總酸價(TAN)。中和值實際上包括總堿值和總酸值。一般來說,中和值僅指總酸值。
6.潤滑油的灰分含量
潤滑油的灰分是指潤滑油在規(guī)定條件下完全燃燒后剩下的殘渣(不可燃物)。潤滑油的灰分主要由潤滑油完全燃燒后產(chǎn)生的金屬鹽和金屬氧化物組成。含添加劑的潤滑油灰分高。潤滑油中存在中等灰分會增加潤滑油在使用中的積碳。當潤滑油的灰分過高時,會造成機械零件的磨損。
7.殘?zhí)恐?p>潤滑油中的瀝青質(zhì)、膠質(zhì)和多環(huán)芳烴是形成殘?zhí)康闹饕镔|(zhì)。因此,殘?zhí)渴怯推分心z體物質(zhì)和不穩(wěn)定化合物的間接指標。殘?zhí)吭酱?,油中不穩(wěn)定的碳氫化合物和膠質(zhì)物質(zhì)越多,反之亦然。根據(jù)積碳的大小,可以大致判斷壓縮機的積碳傾向。對于潤滑油來說,殘?zhí)恐悼梢蚤g接表示潤滑油的精制程度。潤滑油精制程度越深,殘?zhí)恐翟叫 ?p>8.耐蝕性
潤滑油延緩金屬零件生銹的能力稱為防銹能力。常用的腐蝕測量方法是GB/T11143-89。方法是將一根標準鋼筋浸入300毫升試驗油中,加入30毫升(A)的(A)蒸餾水或(b)的人工海水,在1000轉(zhuǎn)/分鐘的攪拌下,在66下將油乳化,24小時后取出鋼筋清洗,晾干,觀察,目測評價試棒的銹蝕程度,可分為無銹蝕、輕度銹蝕、中度銹蝕和重度銹蝕四個等級。
9.耐蝕性
油的耐腐蝕性是由一定溫度下油對紫銅片的腐蝕程度決定的。常用的GB/T5096試驗是將銅片放入油中試驗,恒溫(如100,按要求12l)浸泡3小時,取出銅片,與腐蝕標準色板的顏色比較,確定潤滑油的腐蝕等級。
10.抗乳化性(水分離)
乳化是一種液體完全分散在另一種液體中形成乳狀液的現(xiàn)象
傾點是冷卻后的樣品在規(guī)定條件下能夠流動的溫度,凝固點是樣品在規(guī)定條件下冷卻到停止流動的溫度,兩者都用表示。傾點或傾點是一個有條件的測試值,它不等于實際的流動極限。
12.燃點
燃點,也稱燃點,是指可燃液體表面的蒸汽和空氣的混合物與火接觸,火焰能持續(xù)燃燒不少于5s的溫度。閃點測定后,可在同一標準儀器中測定。易燃液體的閃點和燃點表示發(fā)生爆炸或火災的可能性,與運輸、儲存和使用的安全性密切相關。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