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操縱來自于底盤,看看寶馬X1的底盤是什么構造
目前,寶馬X1(查成交價|參配|優(yōu)惠政策)在UKL前輪驅動平臺上生產,采用前輪驅動或四驅的布局。前懸架為麥弗遜式獨立懸架,后懸架為多連桿式多連桿式懸架,最小離地間隙170mm。
駕駛體驗
也許寶馬沒有后驅真的是少了一點靈魂,但這些都是精神上的東西,寶馬X1在實際駕駛中的表現還是很不錯的。整個底盤的調校適合家用車的舒適性,也很有彈性,對各種不平路段有非常好的過濾效果。
方向盤的虛擬位置比較小,方向的指向性很好。懸架可以在大方向行駛時給予很好的支撐,保持車輛姿態(tài)穩(wěn)定。
UKL平臺
事實上,UKL平臺的誕生證明了寶馬更適合現在的市場,是寶馬日益成熟的表現。UKL平臺是寶馬專門用來生產入門級車型的平臺,這個平臺具有模塊化生產的能力。這使得寶馬來自UKL平臺的成本更低,相應的價格也會更低。
前身寶馬可能不夠正宗,但能帶來更大的內飾空,降低成本,更符合消費者的需求。而且從寶馬X1的銷量可以看出,大家都愿意接受前身寶馬,這也是為什么寶馬愿意承受大家的非議去發(fā)展前輪驅動的原因。
前懸架
既然寶馬X1已經是前輪驅動,那么前懸掛無疑是麥弗遜式懸掛。麥弗遜懸架的優(yōu)點是占用底盤的空空間小,可以為新的橫向發(fā)動機和變速箱留出更大的空空間。
下擺是雙層沖壓鋼板結構,而不是寶馬著名的雙球節(jié)。雖然雙球節(jié)可以提高操控性,降低簧下重量,但相應的成本會更高。
即使用較重的沖壓鋼板,但鋼板上有相應的孔以減輕重量。事實上,用鋁合金的橫拉桿和鋁合金的轉向節(jié),簧下重量還是比較小的。
下支架
寶馬X1采用全框副車架,但不是完整的一體式結構。而是由一個鋼錠梁和一個用螺絲固定的鋁合金前框組成。當然,鋼錠梁是為了節(jié)約成本,而鋁合金車架是為了減輕車頭重量。
錠梁后部用于支撐發(fā)動機和變速箱,同時與下擺臂連接。鋁合金車架的前部用來加固車頭,在發(fā)生碰撞時可以將沖擊力轉移到底盤上分散沖擊力。
后懸架
寶馬X1的后懸架是常見的三連桿式結構,連桿都是鋼制的,看的不多。減震機構為簧筒分離式設計,可以減少對車內的侵擾空。
底盤后部比較有意思的應該是這個V型加強筋,連接車底和后副車架。它的作用自然是提高底盤的剛性和抗扭能力。但相比老款的四個加強件,新款只剩下兩個加強件,這無疑讓底盤恢復了一定的韌性,乘坐感也更加舒適。
四輪驅動系統(tǒng)
寶馬X1四驅版搭載了寶馬的xDrive系統(tǒng),其實就是博格華納的第五代Haldex。是適時四驅系統(tǒng),多片離合器中央差速器。這套系統(tǒng)在正常模式下偏向前輪驅動,在車輪打滑時可以實現前后各50%的動力分配。
X1寶馬前后防撞梁
寶馬X1的前保險杠是鋁合金材質,上面貼有行人保護泡沫,下面是鋁合金防夾軌。后防撞梁是單層沖壓鋼板,沒有潰縮吸能裝置。
前防撞梁
寶馬作為豪華品牌,一直使用鋁合金前保險杠橫梁,而新寶馬X1既然改成了前保險杠,為了減輕車頭重量,就必須使用鋁合金保險杠橫梁。
整個防撞梁長度可觀,向兩側延伸的長度合理,在正面偏置25%的碰撞中能起到較好的保護效果。前防撞梁和后冷卻網的距離還可以,空之間有足夠的距離變形吸收能量。
后防撞梁
因為各種碰撞測試都沒有追尾或者追尾相關的實驗,所以寶馬X1的后防撞梁比較簡單。采用成本低廉的單層沖壓鋼板材料,無吸能倒塌機構。
對于一款豪華品牌車型來說,后保險杠橫梁沒有吸能裝置是相當不合理的,甚至比大家一直抱怨的日系車還要糟糕。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