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胎換骨/戰(zhàn)力提升 臺灣試駕全新卡羅拉
去過臺灣省的讀者應該會發(fā)現(xiàn),卡羅拉(查成交價|參配|優(yōu)惠政策)Altis已經(jīng)成為了一個“特殊的街景”。是臺灣省網(wǎng)友口中的“神車”,也是連續(xù)18年獲得臺灣省銷量冠軍的車。新款卡羅拉Altis在臺灣省上市的同時,也在第一時間聯(lián)系了臺灣省的同行進行試駕,看看采用TNGA架構的新款卡羅拉有哪些變化。
為了盡快為大家提供新車試駕信息,我們邀請到了臺灣省某知名網(wǎng)站汽車版塊主編艾薩克,他在汽車媒體有18年的從業(yè)經(jīng)驗,試駕過1000多輛車。請給我們一輪掌聲。對港澳臺車市感興趣的朋友,歡迎到我的編輯博客或微博車海文韶進行交流。
●新車背景
如果你去過臺灣省,你會發(fā)現(xiàn)街上豐田車的比例很高,因為臺灣省郭蕊汽車生產(chǎn)的Corona 和進口的美國規(guī)格的卡羅拉、凱美瑞(查成交價|參配|優(yōu)惠政策)為豐田打下了良好的口碑。而“小黃”則讓豐田的市場份額增加了不少,但真正經(jīng)久不衰的車型才是本文的主角:卡羅拉Altis。
說起卡羅拉Altis這個名字,你可能會覺得很陌生。其實是卡羅拉車型的東南亞版,臺灣車型有“Altis”之稱。事實上,臺灣省的消費者已經(jīng)逐漸忘記了主力車“卡羅拉”的名字,將原來的名字換成了“Altis”的名字,所以下次你在渡河旅行時聽到“Altis”,其實就是卡羅拉的車。
●價格和配置:
在臺灣省市場,有兩種動力的五種配置。本次試駕車型為卡羅拉Altis Hybrid Ultimate(查成交價|參配|優(yōu)惠政策),售價89.8萬元。
●脫胎換骨
新款卡羅拉相當徹底,從內(nèi)到外都進行了創(chuàng)新。它擁有比第11代卡羅拉更有質感和層次感的設計。ChinaNet的視覺效果更大更精致。使用Keen Look設計語言,看起來更有氣勢。
車身尺寸為長×寬×高:4630× 1780× 1435 mm,與老款相比軸距變化不大,內(nèi)飾空并沒有明顯提升。車身整體高度降低,發(fā)動機蓋降低35mm,車頂高度降低20mm,后備箱蓋降低20mm,外觀更加動感,但也影響乘坐能力和后排頭部空空間。
輪胎配置方面,臺規(guī)卡羅拉汽油經(jīng)典車型采用15寸鋼圈,其他車型采用16寸鋼圈,規(guī)格為205/55 R16。我們試駕的輪胎型號是普利司通Ecopia EP150,是一款節(jié)能輪胎。
內(nèi)飾和空間體驗●室內(nèi)裝飾和配置
首先我們要提醒讀者,臺灣卡羅拉和大陸車型的配置會有所不同,所以配置上的評論僅供參考,一切都要等到大陸車型發(fā)布之后才能下結論。
新款卡羅拉的中控臺和歐瑞絲的造型大致相同,整體質感和做工與進口歐瑞絲沒有太大區(qū)別。造型很有層次感,但不像C-HR那么凌亂,整個中控臺包裹著柔軟的合成革,用真縫線裝飾,使得內(nèi)飾比之前的車型高了一個檔次以上,縫線看起來很流暢,皮革包裹的部分沒有凹凸感??偟膩碚f,做工很好,第一眼就給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方向盤的形狀與進口歐瑞絲相同。厚度適中的真皮包裹,手感非常好,方向盤支持四向調(diào)節(jié),大部分駕駛者都能找到自己的坐姿。
車內(nèi)其他開關也保持了豐田一貫的水準,空開關,按鍵反饋力度,空出風口葉片的牢固度,甚至擋把的操作手感都非常柔和。換句話說,沒有機械感,但這不就是豐田產(chǎn)品的特點嗎?
不過,或許看到歐瑞絲的電子手剎讓我們對卡羅拉產(chǎn)生了期待。看到車內(nèi)傳統(tǒng)的機械手剎,我們有一段時間有點失望。筆者認為,第12代卡羅拉到達大陸市場后,肯定會采用電子手剎。畢竟,速騰(查成交價|參配|優(yōu)惠政策)和思域(查成交價|參配|優(yōu)惠政策)等幾家強大的競爭對手都使用過電子手剎??_拉沒有理由像平臺車型那樣使用機械手剎。
另外,我們終于可以在卡羅拉上看到液晶儀表盤的痕跡了。試駕配備了7英寸液晶顯示屏,如果是機械儀表盤車型,雙環(huán)儀表增加了4.2英寸彩屏。7英寸屏幕上顯示的內(nèi)容無非是一般豐田混動車型上能看到的信息,顏色偏向藍綠色,似乎帶來了一些環(huán)保感和科技感。
另一方面,中控臺上的多媒體系統(tǒng)有三種配置可供選擇。我們的試駕車型采用了8英寸的液晶顯示屏,有實時路況、車秘書、道路救援等服務。如果需要蘋果CarPlay等其他支持,可以升級與RAV4相同的系統(tǒng)。如今,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你似乎跟不上時代了。還有7英寸,純CD音頻配置。但臺灣模式的多媒體系統(tǒng)與大陸模式不同,僅供參考。
此外,我們在平臺模型上只找到一個USB接口和一個12V接口,這讓人懷疑設計師是習慣單獨駕駛還是不習慣使用智能手機。希望未來的大陸車型能夠改善這個缺點。
最真誠的是全7氣囊+TSS 2.0系統(tǒng)。這是為了回應卡羅拉經(jīng)常被指責“安全性差”的問題。這款TSS 2.0系統(tǒng)擁有自適應巡航、預碰撞系統(tǒng)、車道輔助、車道偏離、晃動預警和自動遠光燈系統(tǒng)。但是這個系統(tǒng)不是全速域系統(tǒng),沒有低速輔助功能,設定范圍是30-180 km/h,只要速度低于25km/h就會發(fā)布,還是有點落后。
●各種項目的乘坐體驗和性能空
首先,方向盤和歐瑞絲一樣,但是座椅的移動不如歐瑞絲。對于肩部和背部,包裝一般,填充物柔軟,強調(diào)舒適。但廠家強調(diào),這款座椅特別提升了腰臀貼合度,可以減少長途乘坐的疲勞。此外,八向電動座椅僅出現(xiàn)在頂配車型上,其他車型配備手動調(diào)節(jié)座椅。后排座椅的填充物設置也比上一代好。雖然很難,但有更好的支撐。唯一讓人不舒服的是椅背的角度是直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一代車型的前排座墊高度降低了23毫米,后排座墊高度降低了9毫米。這似乎是近年來日本廠商的風格。除了降低重心,增加操控感外,還可以提升車頭空的空間,但副作用是上下車會變得更加困難。后門上緣較低,高一點的乘客要稍微點頭才能上車,后排座墊高度只下降了9毫米,感覺上頭部空比較小??磥磉@一代卡羅拉確實為了造型犧牲了一些空的空間和便利。
一開始我們提到第12代卡羅拉的內(nèi)飾空沒有變化,因為車身尺寸變化不大。但是由于后排的造型,后排頭部空之間的表現(xiàn)一般。不可能,美麗是要付出代價的。此外,后地板中央有一些凸起,但與大眾MQB平臺同級別車型相比并不太明顯。
儲物間空的表現(xiàn)只能說很一般。前平臺擋把前方有兩個杯架和小儲物格,不夠長,容納不了太大的手機,但可以容納零錢、錢包、鑰匙等零碎物品,防滑底板還可以防止物品滑落。如果手剎可以電子化設計,相信這個區(qū)域可以獲得更多的儲物空空間。手套箱空的性能還算不錯,但是受到中控臺造型的影響,花紋不是很方。但是,前后門板上的儲物空還可以。
/中央扶手下的空房間很方,但進深不足,實用性大打折扣。里面只有一個12V的插座,旁邊好像還有兩個USB插座預留孔。希望在mainland China上市后,這部分的配置能進一步加強。
后備箱與上一代車型相同,保持了470L L的容量,后懸架改為多連桿時,仍能保持同樣的性能,證明了原設計技巧不錯。此外,還有一個地方讓筆者感覺不錯,那就是新一代TNGA架構不再存在“犧牲后備箱內(nèi)電池空”的問題,這款車的鎳氫電池放在后排座椅下方,不占用后備箱空。
駕乘感受●機箱和電源
對于臺灣省的市場來說,最早出現(xiàn)在卡羅拉上的混合動力系統(tǒng)是一個亮點。它使用與第四代普銳斯(查成交價|參配|優(yōu)惠政策)相同的THS-II混合動力系統(tǒng)。發(fā)動機部分為四缸1.8L阿特金森循環(huán)發(fā)動機,代號2ZR-FXE,熱效率40%。整個混合動力系統(tǒng)的綜合功率為122馬力。變速箱是E-CVT的形式。PCU和馬達已經(jīng)減輕,以減輕系統(tǒng)的重量。
試駕前,廠商向我們講解了這一代卡羅拉為“動態(tài)體驗”所做的改變。首先,發(fā)動機蓋降低,車窗面積增大,駕駛員視野更高,視覺壓力減小。發(fā)動機艙內(nèi)的隔音棉面積增加,提供更好的隔音效果。此外,TNGA架構下的卡羅拉采用了更高比例的高剛性鋼材,提供更好的碰撞安全性。根據(jù)廠家數(shù)據(jù),第12代卡羅拉焊點數(shù)量增加了31%,扭轉剛度提高了60%。
懸掛結構則相反。當大多數(shù)汽車制造商使用扭力梁時,基于TNGA的車型使用后多連桿設計。懸架的好壞雖然主要看調(diào)校,但多連桿懸架確實更容易調(diào)校出更舒適的乘坐感受。
●試駕體驗
相信大家對街區(qū)前面的三個按鈕都很熟悉。電動汽車模式是純電動模式,VSC關閉在中間。左側有三種驅動模式,可在經(jīng)濟、動力和正常模式之間切換。但是,不需要過多考慮Power模式。這種模式只是稍微加強了中后期的加速。Eco模式顯然會降低油門響應速度。
在相反的市場,卡羅拉從來都不是一款以操控為主要訴求的車型。家庭用車和出租車的印象就是大眾的印象?!癕ean”是卡羅拉最好的詮釋,因為它確實沒有什么特別突出的地方,但你找不到它有什么毛病,尤其是在駕駛體驗上。處理不好,偏向舒適,一直是大眾對它的評價。輕盈但缺乏手感的轉向,柔和但有點晃晃悠悠的懸掛設置,舒適性是卡羅拉的最高原則,“好玩”并不是它的主要實力。
說實話,這一代卡羅拉依然保持著這種調(diào)性,駕駛體驗輕快但不浮躁,但你覺得和上一代相比,它一點都沒有改變嗎?不,這其實很明顯。它的動態(tài)比上一代車型更“可預測”,我認為這是最大的變化。但這里需要強調(diào)的一點是,相比于注重“操控樂趣”的吳哥雪拉或德系車,卡羅拉依然是大家熟悉的卡羅拉,你很難點燃“征服它的興奮感”,換句話說,駕駛樂趣依然平平。畢竟現(xiàn)在的卡羅拉并不是天生就有駕駛樂趣的車,但它操控簡單,穩(wěn)定,在蜿蜒的道路上給你信心。之前在賽道上測試了Auris之后也有這種感覺,覺得TNGA架構下的豐田車在“操控性”上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在樂趣方面還是很一般的。
這一代卡羅拉還配備了ACA主動轉彎輔助系統(tǒng),通過內(nèi)輪施加制動力,將產(chǎn)生額外的轉向力,從而緩解前驅車轉向不足的傾向。假設你今天開著第12代卡羅拉在一條不熟悉的山路上行駛,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錯判了這條曲線的曲率,不得不修正車身在曲線中的姿態(tài)。這個時候,第12代卡羅拉可能會毫無感覺地幫你解決可能出現(xiàn)的危機,過程一點也不刺激,也不驚心動魄,你可能也感覺不到太多的身體滑動。如果是上一代車型,后輪軸可能難以預測。操控性的提升被豐田定義為“操控”:它不是一個非常靈敏的轉向,也不是一個在接近極限時會讓你感到打滑的后輪軸。你在卡羅拉身上找不到這種刺激的反應。
在經(jīng)過臺北崎嶇不平的道路時,地震過濾性能確實非常出色,堅固性也提高了很多。穩(wěn)定性方面,當車輛高速通過不平坦的地方時,減震器可以快速“抓住”車身,減少車輛前后晃動的感覺。如果說相比我之前測試過的Auris,第12代卡羅拉更強調(diào)舒適性,側傾更明顯,不平整路面后的沖擊感也降低了很多。
開了一整天車,筆者覺得第12代卡羅拉真的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雖然還有一些缺點,但并不是致命的傷害。比如再踩油門,發(fā)動機和排氣聲音都很難聽。還有空的房間可以進一步提高底盤的隔音。新車在0-60公里/小時的加速非常輕快,但去高速不是它的優(yōu)勢,可以明顯感覺到加速在減速。根據(jù)我們同行試駕時的測試,0-100km/h的加速大概在11s左右,非常平均。
總的來說,第12代卡羅拉的設定還是以家用為主,可操作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輕松駕駛,輕松操控是這款車的特點,舒適性并沒有因此被拋棄。這是一款平衡性極佳的車型。
●結論:
說實話,筆者認為從第九代卡羅拉到第十一代卡羅拉,他們都覺得這幾款車看起來和開起來一模一樣,沒有個性,質感一般,沒有設計感,作為代步車來說剛剛好。但這一代卡羅拉多少扭轉了我的偏見。大幅提升的質感,更先進的主被動安全配置,更好的操控性,都是讓我改變的地方。TNGA架構的引入,大大提升了它的戰(zhàn)斗力,第12代卡羅拉也忠實地反映了豐田目前的趨勢:不再沉默無趣,但不會像馬自達那樣離經(jīng)叛道。
隨著內(nèi)地A級車市場各種車型的變化,現(xiàn)款卡羅拉和雷凌(查成交價|參配|優(yōu)惠政策)似乎有些過時了。不過看到另一邊的車型,讓筆者很期待大陸車型最終會是什么樣的配置?畢竟A級競爭對手的實力是一個比一個強。注重個性的車有思域和吳哥塞拉,還有剛上市的速騰介于空。凌渡(查成交價|參配|優(yōu)惠政策)可能是最接近第12代卡羅拉調(diào)性的車,有點個性,但整車還是以家用為主。目前折扣力度很大。以上主要機型在配置和動力上都有很好的表現(xiàn)。第12代卡羅拉將如何相遇?值得期待。
>>點擊查看今日優(yōu)惠<<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
即可進入交流群

使用微信掃描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