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在低溫環(huán)境下電瓶修復放電到多少v ?
在低溫環(huán)境下電瓶修復放電一般到10.5伏。不同規(guī)格的電瓶,其放電情況存在差異,比如12伏的電瓶滿電靜止時在13伏左右,持續(xù)放電最終會到10.5伏;48伏的電動車電池最后放電到42伏左右,近似每小格1.75V的欠壓標準。10.5伏是一個關鍵參考值,但實際操作并非絕對,需綜合多種因素,關注電瓶特性,這樣才能更好地進行科學放電與維護。
當使用放電檢測儀進行放電操作時,如果電壓在11.3伏左右時出現(xiàn)斷崖式下降至10.5伏以下,這意味著電瓶有單格落后的情況。對于12伏的電池,放電開始時的平臺通常處于12.6V、12.7V ,稍低些也會在12.5V ,不過不能僅僅憑借單一的放電平臺來判定電池的好壞。
48伏的電動車電池,深放電的標志是第一次放電到欠壓保護狀態(tài)。值得注意的是,欠壓保護之后電壓會有所回升,幅度大概在2到3伏,最終放電到42伏左右時,控制器就會截止。在這個過程中,很可能因為單格過放而導致電池的整體性能落后。所以在日常使用中,最好是在電瓶還保留一定余電的時候就進行充電。
低溫環(huán)境本身就會對電瓶的性能產生影響,比如降低電瓶的活性,使它的容量減小等。因此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進行電瓶修復放電操作,更要謹慎小心。除了關注電壓數(shù)值,還要留意電瓶的外觀是否有鼓包、漏液等情況,以及放電過程中的溫度變化等因素。
總之,10.5伏雖為低溫環(huán)境下電瓶修復放電的關鍵參考,但實際操作要全面衡量。不僅要重視電瓶規(guī)格特性,還要留意放電中的各種狀況,通過科學的放電與維護,讓電瓶在低溫環(huán)境下也能盡可能保持良好性能,延長其使用壽命。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fā)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維修免維護電瓶出現(xiàn)的故障,可采用單脈沖電壓修復、修復儀修復、全充全放電修復等方法。單脈沖電壓修復是利用瞬間高電壓消除硫化,操作時電壓需控制在 60V - 300V 間;修復儀修復適用于電壓小于 10V 無法充電的硫化電瓶;全充全放電修復對輕
深度放電的蓄電池有的能修復,有的無法修復。蓄電池能否修復需多維度判斷,檢查外觀,若有變形、凸出,或極板斷裂往往難修復;進行電壓和比重檢查,啟動電瓶空載電壓應在12.5V左右,充滿電比重應為1.28,放完電為1.15。若外觀無明顯問題且電壓和
車子上門搭電后,需要從電路系統(tǒng)、電瓶狀態(tài)、車輛功能等多方面進行檢查。搭電后發(fā)動機要運轉一段時間給蓄電池充電,同時密切關注儀表盤指示燈,尤其是電池故障燈。查看電瓶外觀有無異常,接線柱有無腐蝕或松動,并測量其電壓。還要檢查電子設備能否正常工作,
搭電線在搭電操作中,應先連兩車電瓶正極,再連負極,拆除時順序相反。在準備階段,要選電量足且熄火的救援車,備好質量可靠的搭電線并檢查。兩車熄火拉手剎、保持距離,打開引擎蓋找到電瓶認清正負極。連接時,先將紅色搭電線夾在兩車電瓶正極,黑色搭電線一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最近熱門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