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的安全性能如何保障

奔馳的安全性能通過多種方式得以保障。

在被動安全方面,以奔馳 S 級為例,其車身結構安全有保障。當側方來車碰撞難以避免時,智能魔術車身系統(tǒng)會迅速抬高車身,用堅硬底盤承受撞擊,保證駕駛艙完整,減少乘員傷害。車頭、車尾布置吸能區(qū),采用鋼鋁混合結構,合理吸能緩解撞擊力,實現(xiàn)軟硬結合、以柔克剛。車內氣囊方面,奔馳 S 首創(chuàng)后排正向安全氣囊,藏于前排座椅內,發(fā)生撞擊時能更好地接住后排乘員。奔馳 E 級 W213 改進安全帶設計,1968 年首次推出三點式安全帶,1973 年成為所有車型標準裝備,之后不斷改進,如增強安全帶幾何形狀、固定下部安裝點等。1970 年代初,奔馳發(fā)明安全帶預緊器,發(fā)生碰撞時迅速拉緊安全帶。1980 年代末安全氣囊投入批量生產,能根據碰撞嚴重程度自適應充氣。1990 年代中期,奔馳開發(fā)安全帶限力器,減少乘員約束力。1995 年和 1998 年分別采用側氣囊和簾式安全氣囊,加強側面碰撞保護。還有 PRE-SAFE 預防性系統(tǒng),能預測事故,啟動安全帶收緊等預防性措施。

在主動安全方面,奔馳見解獨到。2021 年成為全球首個獲得 L3 級國際認證的車企,2022 年在德國推出 L3 級自動駕駛輔助,其 DRIVE PILOT 系統(tǒng)在控制權歸屬上有更詳細劃分。此外,奔馳在安全技術研發(fā)上投入巨大,不斷優(yōu)化車輛結構設計,提高車身強度和抗碰撞能力。配備先進動力系統(tǒng),確保行駛穩(wěn)定性和可控性。車內裝配各種智能輔助系統(tǒng),如人臉識別、操作記錄等。

奔馳還通過事故研究來提升安全性能,1959 年進行系統(tǒng)碰撞測試,1969 年成立事故研究中心,研究超過 5000 起事故。每年在車輛安全技術中心進行大量碰撞測試,利用高速攝像機等設備記錄,模擬各種碰撞情況。事故調查和重建工作不斷改進,用 3D 激光掃描儀等新技術。奔馳通過研究事故,獲得開發(fā)新安全系統(tǒng)所需知識,保持技術優(yōu)勢,降低乘車受傷風險。

奔馳還積極推動兒童交通安全,舉辦“小孩說話也管用”活動,鼓勵兒童提出建議并推動落地。

總之,奔馳通過多方面努力全方位保障安全性能。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fā)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紅旗HS3
紅旗HS3
14.58-17.28萬
獲取底價
風云T9
風云T9
13.29-19.39萬
獲取底價
阿維塔07
阿維塔07
21.99-28.9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局部修補汽車啞光漆的價格計算較為復雜,大致在幾十元到數(shù)千元之間波動。這主要是因為其價格受多種因素影響,比如刮擦面積,面積越小價格越低,像小刮擦可能低至 100 元左右,面積大則成本升高;車輛品牌也有影響,低端車型一個漆面 200 元以內,高
奧迪 A8 的渦輪增壓和機械增壓本質區(qū)別在于驅動方式,渦輪增壓靠廢氣驅動,機械增壓由發(fā)動機曲軸直接帶動,這使得二者在動力輸出、能耗、耐久性等方面存在差異。機械增壓響應快、低轉扭矩穩(wěn)定、動力輸出線性,但體積大、可能增加油耗。渦輪增壓緊湊高效,
汽車改色需要注意諸多細節(jié)。首先在合法性上,不能模仿特種車輛顏色花紋,車身顏色不能超過三種,車管部門不允許使用鏡面膜、反光膜;改色面積超過車身總面積 30%需在 10 日內到車管所變更登記。其次,施工前后也有講究,施工前查看車窗等情況并遮蓋車
奧迪 A8 賽道版的制動系統(tǒng)表現(xiàn)卓越。它有 16 英寸和 17 英寸兩種制動系統(tǒng),分別適配不同發(fā)動機,制動鉗采用新浮動式框架結構。其剎車制動力輸出線性、均勻、穩(wěn)定,踏板腳感優(yōu)秀,測試成績領先同級。不僅如此,還配備高性能剎車系統(tǒng)、制動輔助等多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