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如何檢測電動車的輻射量?
電動車的輻射量檢測是個大家關(guān)心的問題。
檢測時,先在電磁實驗室讓車以 40km/h 勻速在轉(zhuǎn)轂上行駛,打開大燈、雨刷、收音機和空調(diào)等長時間使用的電器設備,把座椅調(diào)到特定位置。然后對各個座椅的頭部、胸部、生殖器和腳底位置采樣,找出輻射量最大的位置。
確定好最大輻射位置后,車到室外測試場地進行急加速和急減速測試。急加速要以 2.5m/s2加速度加速至 90km/h,急減速反之,從 90km/h 減至靜止。
在這兩種極端狀態(tài)下,電機最大功率工作,如果測量結(jié)果沒超過對人體有害限值,就證明車在任何位置、任何狀態(tài)下的輻射都不會對人有害。
檢測結(jié)果顯示,有些車在急加速狀態(tài)輻射最強,但仍低于國標 GB 8702-2014《電磁環(huán)境控制限值》。中汽中心 EV-TEST 還有更嚴格的人體電磁防護評價指標,引入“裕量”概念,代表電動車實際輻射量與國標限值的差值。裕量值≥12dB 車可通過電磁輻射項目,<12dB 要扣分。
比如某臺車急加速時駕駛員腳部位置電磁輻射量最大,裕量值為 9.78dB,未通過 EV-TEST 測評要扣分。不過這結(jié)果不意味著車會對人體有危害,這一裕量值略低于手機,高于地鐵、電磁爐和電動自行車,也滿足國家標準,長時間使用不用擔心。而且電動車電磁輻射強度與醫(yī)院的 X 光、CT 等不在一個量級,開電動車無需防護措施,沒直接證據(jù)表明會引起脫發(fā)、頭暈等癥狀,與不孕不育和惡性疾病也無直接聯(lián)系
特別聲明:本內(nèi)容來自用戶發(fā)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改色膜生產(chǎn)設備因工藝不同工作原理存在差異。鑄造級工藝是先在高溫熔爐中將各類原材料在液態(tài)下充分均勻混合,再借助超潔凈透明鑄膜紙,用專用設備精準“刮平”。而壓延級則是將PVC原材料擠壓拉伸生產(chǎn)。不同工藝對設備要求不同,最終生產(chǎn)出的改色膜在性能、
改色膜灰色有啞光和亮光之分。在汽車改色膜領域,灰色系豐富多樣,不同質(zhì)感的灰色滿足著車主多元審美。像山灰色,自帶金屬光澤,呈現(xiàn)啞光質(zhì)地,盡顯獨特高級感;而電光灰?guī){調(diào),呈現(xiàn)亮面效果,精致且高級。啞光灰色視覺柔和,防污耐磨,讓車身線條更明晰;亮
3177改色膜的施工難度較大。汽車車身存在諸多復雜的線條、弧度,像車門把手、后視鏡等部位形狀各異,想要完美包裹絕非易事,需要熟練技巧與精準操作。而且機蓋面積大,前后杠形狀復雜,在這些大面積部位張貼改色膜時,不僅操作費時費力,拼接收邊也極為困
改色膜保養(yǎng)過程中不能用高壓水槍沖洗。改色膜施工完成初期附著力較低,而高壓水槍沖擊力強,直接沖洗膜面及接縫處,強大的沖擊力可能致使膜面受損,還可能讓車衣出現(xiàn)翹邊或鼓包等狀況。此外,高壓水槍沖洗帶來的水壓變化也可能影響改色膜的貼合度。所以,為了
上劃加載更多內(nèi)容


最近熱門車有哪些?